12篇论文涉嫌学术不端,先“自曝”后上诉


【资料图】

日本知名高校校长被迫辞职

■本报见习记者 王兆昱 实习生 卜金婷

近日,日本会津大学校长宫崎敏明被迫辞职,原因是其12篇论文涉嫌自我剽窃、重复提交、抄袭学生论文等学术不端行为。

宫崎2020年甫一上任,就遭到学术不端举报,3年来麻烦不断,最终在2024年3月任期结束之前辞职。福岛县称,当地的会津大学和福岛医科大学自2006年转为公立大学以来,大学校长在任期内中途辞职尚属首次。

一封“神秘邮件”引发调查

2020年4月,宫崎履新校长没多久,会津大学的教职员和学生就收到了一封“神秘邮件”。这封匿名邮件称,宫崎的多篇论文存在自我剽窃和重复提交等学术不端行为,甚至抄袭学生的论文。

接到指控后,会津大学成立调查委员会对此展开调查,调查持续近两年时间。2022年2月,会津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调查结果——宫崎有4篇论文使用了他过去已发论文的研究结果,却未注明系引用,已构成自我剽窃。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次调查结束仅一个月,宫崎不知出于什么目的,竟“自曝”还有12篇论文涉嫌自我剽窃。随后,调查委员会又开启了第二次调查,一直持续到2023年2月。委员会调查了宫崎自2005年任会津大学教授以来发表的54篇论文。最终发现,除了之前曝出问题的4篇论文之外,还有3篇论文存在自我剽窃、5篇论文存在重复提交。

根据委员会的定义,自我剽窃是使用了自己之前论文的研究成果,却未注明系引用;重复提交是直接提交自己之前论文的研究成果,没有作出创新。

对于第二次的调查结果,宫崎表示不服,并于2023年2月提起上诉。他先“自曝”后上诉的操作,着实让人迷惑。这可能是因为调查结果比“自曝”情况更加严重——宫崎“自曝”12篇论文自我剽窃,而调查结果为7篇论文自我剽窃、5篇论文重复提交。

宫崎解释说,自己不清楚论文提交规则,没有注意学术不端行为的概念发生了变化,忽略了日本文部科学省(MEXT)2006年制定的《防止研究不端行为指南》和2014年对这一指南修订的有关规定。因此,宫崎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构成了自我剽窃和重复提交。

调查委员会认为,宫崎“严重忽视了研究人员应尽的基本职责”,将学生的研究数据和成果归于自己。但宫崎认为,学生处于他的监督之下,因此学生的成果也属于他。宫崎将一名参与研究的学生列入论文致谢中,而不是作者,他说因为“学生毕业后很难取得联系”。

师生对校长辞职难以置信

据福岛县消息,宫崎校长辞职一事在当地引起很大震动。多位会津大学教职员得知这一消息都表示难以置信。

学校官员称,宫崎正在关注大学课程改革等事宜。今年4月,他在一次演讲会上呼吁让社会人士重新进入学校学习。他还打算改革入学考试,以吸引更多优秀学生。

作为日本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专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型大学,会津大学连续6年进入世界大学排行榜,在国内外教育与研究领域颇受好评。许多人担心,宫崎一事会损害学校的声誉和形象。

今年是会津大学建校30周年。该校表示将尽快努力重获信任并作出改变,包括重新审视反不当行为的相关条例、增加条款以确保研究的有效性、加强伦理教育研究,以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背了日本学术制度的“锅”?

日本著名学术侦探、御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授白乐向《中国科学报》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白乐具有多年研究学术伦理问题的经验,他认为宫崎的情况有些特殊,甚至还有一些“委屈”。

首先,在日本,重复提交和自我剽窃处于“灰色地带”,究竟是该禁止还是被允许,文部科学省尚无明确规定。

白乐表示,十几年前,自我剽窃和重复提交在日本并不属于学术不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标准发生变化,许多在过去合法的论文现在却被认为是欺诈性的,这让学术界人士感到“不舒服”。

其次,宫崎来自民营企业,可能不太了解学术发表的规范。这种半路进入学术界的人,往往会出现学术不端行为,但不代表其明知故犯。

据了解,宫崎专攻通信网络研究,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在日本电报电话公司工作,2005年成为会津大学教授。

白乐建议,对于自我剽窃和重复提交是否算不当行为,日本文部科学省应制定明确的标准;在聘用大学教授时,应该对他们进行充分的学术出版规范指导。白乐同时认为,即使是犯了“灰色地带”的错,对于一所学校的校长而言,迅速辞职仍是正确选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