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是劳动者的杰出代表,劳模精神是时代的宝贵财富。4月25日,福建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在福州召开,泉州众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李小松在会上受到表彰。他二十年如一日奋战在金刚石科研一线,开拓创新,勇毅笃行,在生产设备改进及工艺流程优化上取得一次又一次新突破,用专注和执着诠释着劳模精神。

做不断创新的工匠人

在李小松看来,做好技术活,需要有一股“工匠精神”。他认为“工匠精神”的核心,是要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这是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并由此培育出企业的内生动力。


(相关资料图)

2000年底,众志公司处在急需人才支撑的阶段,毕业于福州大学矿业机械专业的李小松带着十年工作积累下的经验,来到公司应聘生产部经理。当时的公司规模小、设备老化,要想提升产品质量,并向国际标准靠近,就必须更新设备提升技术。在李小松的建议下,公司引进国际先进生产设备,组建技术开发团队、实验室(检测设备及仪器)、成品测试车间。

如今,众志的羽翼已经愈发丰满,技术开发部从最初的5人发展到35人,囊括了教授、博士、硕士、学士等多学历、多梯度的技术人才。从事的研发工作从原先的金刚石工具扩展到了与之相关的机械设备、制程工艺、辅助配件等多个方面。

近年来,李小松带领的公司技术团队新产品开发层出不穷,先后承担了《复合消音金刚石圆锯片》《金刚石消音滚筒研发与应用》《双涡碗磨炉中叠层热压烧结节能技术》等多个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的研发工作,2013年他参与的“复合消音金刚石圆锯片”项目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石材高效加工用金刚石磨粒工具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7年他所主导的“一种微晶砖磨块及其生产方法”发明专利荣获“泉州市专利三等奖”,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做技术难题的终结者

劳模工匠,金刚品质,不仅是要成为“行家里手”,还要追求卓越,勇于为企业排解技术难题。作为众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能带头人,李小松敢于担当,直面困难,为公司疏难解困,助推公司转型升级。

2013年,由于竞争对手不断挤压市场,李小松主动请缨带领工程片项目转型,产品战略从中径片、大径片延伸至小径片,技术上也实现了由高频钎焊到激光焊接的升级。经过几年努力,公司攻克多项重大技术难题,先后取得2项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外观专利,并快速打入印度、巴西、俄罗斯、埃及等国际市场,随着运营逐渐成熟,产品布局日趋完善,该项目不仅实现扭亏为盈,还为地方新增一百多个就业岗位。

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还需要不断探索行业技术前沿。多年来,李小松始终关注着金刚石工具行业的前沿发展,带领企业开拓新领域。2018年,他带领团队到郑州参观考察金刚石有序排布设备,并在生产线中引进该技术,在不断地试验、改良后,该技术被成功应用于工程、金刚石三维有序排布锯片、石材领域等产品,其锋利度相比于传统同类锯片提高了30%、寿命提高了50%,使得公司产品成功进入行业高端领域。

做示范引领的排头兵

2015年是令李小松难忘的一年,这一年李小松被评为“泉州市劳动模范”,随后市总工会在他所任公司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李小松劳模创新工作室”,从此,李小松的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和方向。

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在开展技术攻关、质量提升、人才培训等方面开展工作,促进劳模精神与创新理念的传承和推广。工作室积极发挥劳模业务专长及技术优势,围绕企业发展提升管理创新及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生产制造。

李小松还注重将工作室打造成充满激情和活力的空间。每年举办2次大型文体娱乐活动,丰富工作室成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进成员间的交流。每季度组织开展业务技术交流活动,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推动创新技术成果转化。

八年来,李小松劳模创新工作室积极发挥劳模“传帮带”作用,推进以项目培育人才的方式,发掘并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员工。现有各类专业人员28人,其中有3人被评为泉州市第五层次人才、5人被评为泉州市第六层次人才。(林悦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