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9日电(孟湘君 吴辛茹)从19岁到45岁再到58岁,人生三阶段,澳大利亚汉学家魏华德(Harold Weldon)始终关注着一个关键词:中国。近日,在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中,他谈及对中国的印象时感触颇深,并分享了自己在澳中两国间担任“文化桥梁”的感受。

“我已经去了中国100多次”,聊起与中国的情缘,魏华德如数家珍。他表示,“中国的快速发展令我印象深刻,这种速度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


(资料图片)

1985年,时年19岁的魏华德随父亲赴华,第一次踏上走长征路的旅程。谈及当时的感受,他记忆犹新——“我身高1.93米,眼睛是蓝色的,在1985年的中国,我显得与众不同。但我从未感受到敌意,沿途我感受到的,是当地人对陌生外国人的好奇以及热情”。

魏华德表示,中国民众对他的团队表示欢迎,这种氛围带给他温暖,也让他确认了一个观点——面对面的接触,才会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因此,他认为,作为解决澳大利亚和中国间长期问题的关键,面对面沟通不可或缺。

为深入了解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变化,魏华德在45岁这一年,重新踏上长征路。随后,他出版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5周年的画册,将其命名为《中国——新长征》。

从重走长征路到如今,十多年过去了。然而,从高铁到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中国的“惊人变化”,仍令58岁的魏华德感叹不已。在本次对话中,他直言“我觉得我真的应该写第三本书,因为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魏华德表示,从19岁到58岁,自己大半辈子都在致力于帮助中国企业进入西方市场,帮助澳大利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这位“中国通”分享了自己的深入观察:在中国,上至国家层面,下至地方部门、企业,都有一种迅速适应历史环境和条件的能力。

“我想我可能永远不会参透中华文化的秘诀,但我认为,这种(适应能力)是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坦言。

魏华德还表示,“中国的生意人非常擅长谈判,而我从中只学到九牛一毛”,“我每天都在学习中国人做生意的技巧”。

他认为,中国人这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可能部分来自儒家思想,一种不同于强调个体利益的“天下大同”思想。

魏华德认为,澳大利亚文化强调个人取得的成功。而在中国,虽然也欣赏个人的成功,但在与同事或朋友们接触的过程中,他感觉到,人们总会从集体或整体的需求去考虑。

魏华德表示,自己从事的是文化外交。“在这座沟通之桥上,我已经以我的绵薄之力去促进两国贸易和交流”,“我对澳中关系的发展持积极看法,因为它必须向前发展,我们也必须确保这一点”。

基于长期的兴趣和研究,魏华德指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相对其他文化而言,几乎是里程碑式的,在五千多年间保持着统一性。他希望在澳中交往过程中,对于两国关系的讨论少掺杂地缘政治因素,更多地从人文交流的角度出发。

“澳大利亚民众需要多了解现实情况,了解真实的中华文化,而不是仅限于媒体报道框定的狭窄视野”,魏华德指出,这需要从澳大利亚的教育体系开始做改变,更需要大家抱有相互尊重的精神。

加强澳中两国的人文交流和互相了解,任重道远,如同一场“正在进行的长征”,魏华德总结道。(完)

推荐内容